 |
彩电检修测行管 b 极电压的作用 |
|
行管的c极电压能反映出电源、行扫描、显像管附属电路等很多问题。但对于烧行管,特别是屡烧行管的故障,如果只测量一下行管c极的电压,还是很难准确判断。在平时的修理过程中经常遇到烧行管、屡烧行管的故障,实在令人头疼,初学者甚至不敢再检修下去,就算是比较有经验的检修人员也感到棘手。因为烧行管的原因很多,遇到此类故障不经仔细的分析和判断就贸然换行管,结果是故障未排除,再损失一只行管。所以,笔者觉得行管的c极电压测量很重要。但行管的b极电压更能反映出一些问题。 行电路及其波形分析 行管的b极电压正常值为-0.1~-0.3V之间,如果b极电压在这个范围内,说明行AFC、行振荡、行推动是正常的;如果b极电压负值越大,说明行推动不足将导致行电流过大烧行管;如果b极电压值负值越小,说明行频过低,将导致行电流过大,行逆程脉冲过高烧行管;如果b极电压为零,说明行推动以前的电路没有工作。为什么?现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图1是行推动级的电路原理图。下面结合图2说明行推动级的工作原理,并说明行管的b极为什么是一个负压。 Vb1是行推动的输入信号,在to以前BG1饱和,BG2截止,ib2=0。 到to时,BG1截止,ic1迅速减小至零,Vc1上至 大,e1,e2的自感电动势均为上“+”下“-”,e2将使BG2迅速进入饱和。由于变压器次级匝数N2比初级匝数N1少,所以只要ic1足够大,就可产生足够的行激励电流使BG2进入充分饱和。 到t1时刻,输入为正脉冲,BG1饱和,e1,e2 均反向,产生一个较大的负向基极电流ib2,使BG2迅速截止,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t2。 用万用表测量行管的b极电压,其实就是测量Vb2的交流信号的平均值,由于在t1-t2之间产生了一较大的负向脉冲,在to-t1之间产生一个较小正向脉冲,它们的平均值为负值,如图2c所示。 如果行推动不足,Vb1 减小,ic1 减小,Vb2 减小,ib2 减小,Vb2在to-t1之间的正向脉冲将减小,它们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将减小,如图3所示。 如果行频fH过低,行周期TH增大,行管的导通时间增大,t1-t3时间增加,正向脉冲延长,它们在一个周期的平均值增大,如图4所示。 行电路故障判断与检修实例 故障判断 1)行激励不足的原因 (1)从行推动输出到行管的基极之间要么是电阻变大,要么是电感虚焊造成行激励不足; (2)行推动管虚焊; (3)行推动级电阻有无虚焊或变质,或集电极滤波电容有无漏电; (4)行输出变压器有无虚焊; (5)行激励电容有无变质; (6)行输出基极回路元器件有无虚焊或变质。 这类故障的特点是:烧行管的时间不是瞬间的,烧坏的行管一般是 c-e 之间反向电阻变小,但也有 c-e 之间击穿的。 本资料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
|

|
您当前的位置:湖南阳光电子技术学校 ->
技术园地 -> 电视维修园地 -> 文章内容 |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9-6-19 16:19:36 发布人:cswok |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
|
|
|
|
栏目导航
|
|
|
|
热门文章
|
|
|
|
推荐图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