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电子理论基础 |
|
1.什么是电位、电压、电动势?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电势 又称为电势能或电位,是指静电场中的电荷在某一点所具有的「势能」(potential)。其势能等于该电荷从该处经过任意路径移动到无穷远处所做的功(人为假定无穷远处的势能为「零」)。 电势常用的符号为U 或φ,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伏特(V)。
电压 就是电势差或电位差。是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由于此概念与水位高低所造成的「水压」相似,因此被用来形容电的特性。 什么是电流? 带电粒子的运动叫做“电流”。例如金属中自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运动,液体或气体中正负离子相互沿相反方向流动。在电流发生的同时,还会伴生出其他效应: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电流通过电路时使电路发热;通过电解质时引起电解;通过稀薄气体时,在适当条件下导致发光等等。由于电流形成过程的不同,除传导电流外,还有对流电流和位移电流。所谓的对流电流是带电介质或介质中的带电部分不是由于电场作用而在空间运动时形成的电流。同一般电流一样,对流电流的周围也存在着磁场。例如当带电的平行板电容器绕垂直于板面的轴急速旋转时就出现磁场。由于带电体在原来没有电磁场的空间中匀速运动不须外力维持(如果不计空气阻力),所以对流电流不需要电势差来维持,它不引起热效应。致于位移电流被定义为电位移矢量随时间的变化率。麦克斯韦首先提出这种变化将产生磁场的假设,故称“位移电流”。实际上位移电流只表示电场的变化率,与传导电流不同,它不产生热效应、化学效应。继电磁感应现象发现之后,麦克斯韦的这一假设更深入一步揭露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紧密联系。位移电流是建立麦克斯韦方程组的重要依据。在中学课本中主要讨论的是传导电流。在导体中存在持续电流的条件是保持导体两端的电势差(电压)。
电流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为该截面处的电流强度。即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q,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的时
强度的单位是安培或简称安,通常用“A”表示。常用的单位还有毫安(即10-3A表示为mA)、微安(即10-6A表示为μA)。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漂移运动的结果。真空中的电子流,是由灼热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表面发射出来的电子,在真空中由外加电场加速作定向运动而形成电流。如阴极射线就是真空中的高速电子流。气体中的电流,是在稀薄气体中,两端电极上加有足够高的电压时,从阴极表面逸出电子必向阳极运动,在电子向阳极运动的过程中,由外加电压作用可获得较大的动能,这些电子与中性气体分子相碰,使其电离(碰撞电离),同时正离子还能向阴极运动,再次从阴极表面击出电子(二次电子发射)。所以碰撞电离和二次电子发射都使气体中出现离子和大量电子,它们在外电场作用下定向移动,形成气体中电流。当对电解质溶液的两极加上电压时,将使溶液中作热运动的正负离子迭加一个漂移运动而形成电流。注意,由于在溶液中有正负两种电荷沿相反方向运动,所以总电流应该是正离子电流和负离子电流的绝对值的和。 电阻 电阻(Resistor)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 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热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电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它代表这个电阻对电流流动阻挡力的大小。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表示。欧姆是这样定义的:当在一个电阻器的两端加上1伏特的电压时,如果在这个电阻器中有1安培的电流通过,则这个电阻器的阻值为1欧姆。出了欧姆外,电阻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电阻器的电气性能指标通常有标称阻值,误差与额定功率等。 它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一些功能电路,如RC电路等。 电阻是一个线性元件。说它是线性元件,是因为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流经一个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它是符合欧姆定律:I=U/R 常见的碳膜电阻或金属膜电阻器在温度恒定,且电压和电流值限制在额定条件之内时,可用线性电阻器来模拟。如果电压或电流值超过规定值,电阻器将因过热而不遵从欧姆定律,甚至还会被烧毁。线性电阻的工作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电阻的种类很多 通常分为碳膜电阻,金属电阻,线绕电阻等:它又包含固定电阻与可变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但不管电阻是什么种 类,它都有一个基本的表示字母“R”,电阻的图形符号如图2所示。
|

|
您当前的位置:湖南阳光电子技术学校 ->
技术园地 -> 电子基础知识 -> 文章内容 |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9-6-15 12:56:30 发布人:cswok |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收 藏] |
|
|
|
栏目导航
|
|
|
|
热门文章
|
|
|
|
推荐图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