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82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1932年析盱眙、五河、滁县、来安、定远等县地,置嘉山县。以境内较大山丘嘉山为名。原治在老三界。1938年迁明光镇,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滁县专区。1956年属蚌埠专区。1961年复属滁县地区。国[阅读全文]
天长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81000000地名由来:七年改千秋节为天长地久节,县名改为天长县,属扬州。据《太平寰宇记》卷130天长军:“唐玄宗开元中以诞辰为千秋节,遂改县为天长县。”《舆地纪胜》卷44盱眙军《县沿革》:“按《会稽志》云,玄宗初以诞节为千[阅读全文]
凤阳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26000000地名由来:据《明一统志》卷7凤阳府《建置沿革》:凤阳县“以在凤凰山之阳,故名”。《大明一统名胜志·南直隶凤阳府志胜》卷14:“一统志云,凤凰山在府治北,山势如翔凤,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凤[阅读全文]
定远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25000000地名由来:据《太平寰宇记》卷128濠州定远县:“梁天监三年(504年),土人祭丰据东城,自魏归。武帝嘉之,改曰丰城,立为定远郡,又改为广安郡定远县。”县之得名以此。(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东海复有曲阳,[阅读全文]
全椒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24000000地名由来: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130滁州《山川》:覆釜山“在全椒县治北,形如覆釜,故名。城跨其上,为县治主山”。县治在山上,因名全椒。(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县初建于西汉,县名由古国演变而来。相传古代[阅读全文]
来安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22000000地名由来:据《太平寰宇记》卷128涂州永阳县载:“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马岭山,南流至来安村为名。”《大明一统名胜志·南直隶滁州名胜志》卷19:“曰来安者,以水为名。来安水在县东三里,源出来安村也。”(中国[阅读全文]
南谯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03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1992年12月设立,因三国魏曾侨置南谯州得名。******1992年12月20日批准撤销滁县和县级滁州市,设立地级滁州市和滁州市琅琊区、南谯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南谯街道办事处城北社区城关社区城郊社区[阅读全文]
琅琊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02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琅琊街道办事处站北社区花园街社区建设路社区四合路社区沿渠社区卫校巷社区凤凰西路社区三里亭路社区琅琊西路社区古道社区东门街道办事处为民路社区遵阳街社区桥东社区西方寺社区西门街道办事处文德[阅读全文]
滁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100000000地名由来:《太平御览》卷169《州郡部》滁州:“《十道志》曰,隋以为滁州,以滁水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古为扬州之域《尚书·禹贡》,春秋战国时先属钟离,继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属九江郡[阅读全文]
祁门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24000000地名由来:《舆地纪胜》卷20徽州《县沿革》载:祁门县“因县东北有祁山,改为祁门县。”南宋淳熙《新安志》卷4《祁门沿革》:祁门“本黟县地,县西南有两巨石,夹溪相对,号阊门……唐永泰元年,土人方清作乱,屯石埭城,[阅读全文]
黟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23000000地名由来:《水经·渐江水注》:“浙江又北历黟山。县居山之阳,故县氏之。”《清史稿·地理志》黟县:“县以黟山名,即今黄山也”。据《说文》:“黟,黑木也。”《旧唐书·地理志》载:黟县“县南墨岭山出石[阅读全文]
休宁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22000000地名由来:《元和郡县志》卷28歙州休宁县:“本秦歙县地,属丹阳郡。后汉建安中,贺齐讨黝、歙山贼,分置休阳县,后频有改易,隋开皇九年(589年)(按当为开皇十九年)改为休宁县。”又《太平寰宇记》卷104歙州休宁县;[阅读全文]
歙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21000000地名由来:据《旧唐书·地理志》:“县南有歙浦,因为名。”南宋淳熙《新安志》卷3《歙县沿革》又称:“或曰,歙者翕也,谓山水翕聚也。”因境内高山环抱,峰峦起伏,河流纵横,萦回曲折,故以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阅读全文]
徽州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04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原为歙县地,1987年划为黄山市辖区。以古徽州为名。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徽州街道办事处丰乐社区中山社区文峰社区岩寺镇龙井居委会下街居委会广惠居委会上街居委会永兴居委会坊塘村信行村富山村仙和[阅读全文]
黄山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03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划泾县西南14乡,以天下太平为名,置太平县,属宣州。南宋属宁国府。元属宁国路。明、清属宁国府。1914~1928年属芜湖道。1932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1949年属池州专区。195[阅读全文]
屯溪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02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原属休宁县,1949年置屯溪市,为徽州专署驻地。1961年1月与休宁县合并,8月为专区辖市。1963年为休宁县辖镇。1975年为地区辖市。1987年撤市改为黄山市辖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昱东街道办事处荷花[阅读全文]
黄山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1000000000地名由来:《方舆胜览》卷15宁国府《山川》:黄山“在太平县南三十里。旧经:黄帝栖真之地”。黄山在今市北,市因以黄山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属丹阳郡。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阅读全文]
桐城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0881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1996年8月20日批准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县级)。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文昌街道三里居委会公元居委会西苑居委会胜利居委会建设居委会石河村文昌村碧峰村交通村官桥村项河村大石板村汪洋村龙眠[阅读全文]
岳西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0828000000地名由来:《史记·封禅书》载: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即潜字)之天柱山,号曰南岳”。县在潜山之西,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1936年1月划潜山、太湖、霍山、舒城4县[阅读全文]
望江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340827000000地名由来:《大明一统名胜志·南直隶安庆府志胜》卷7:“志云,县治郭璞指建,自七里冈分三垅相挟而驰,右为南台山,左为周何山,县治山居中昂首而向江,故曰望江。”(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唐、虞、夏、商属[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