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211322000000
    地名由来:据《建平县概况》:“建平县古名惠州,俗名新邱。旧属建昌(今凌源)及平泉两县辖境,设治后遂命名曰建平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建平县早在辽代称“惠州”(因惠州乡小八家有惠州城旧址)。清朝时此地叫新丘,后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划县时,因旧属建昌县(今凌源县)和平泉县辖境,取建昌和平泉两县首字得名建平。县驻地在新丘。1954年7月迁至叶柏寿(小地名牛碌河)至今,仍沿用“建平”之名。从境内发现的“建平”人(杨树岭乡南地村)骨化石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后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这里活动,聚族而居。周朝属于山戎。春秋时属东胡,后又属燕。秦汉时属辽西郡地。三国时属鲜卑。晋时属鲜卑段氏、宇文氏、慕容氏活动地带。东晋十六国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辖区。北魏、北齐时属营州建德郡(今喀左县)。隋代属建德郡龙山县(今喀左县内)和柳城县(今朝阳)。唐代属营州柳城郡柳城县。辽代属中京大定府惠州。金代属北京路大定府(今宁城)。元代属北京路,领属富庶、金原(今宁城)、惠和(今敖汉)、武平(今奈曼旗)。明代属大宁卫,景太后属诺音卫。清初为敖汉部牧地。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今凌源),遂属直隶省承德府塔子沟厅管辖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塔子沟厅改制为建昌县(今凌源县)时属建昌县管辖。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建立建平县,归朝阳府管辖,下设乡,乡以下自然村为排。1911年10月,中华民国成立,仍沿用建平县。1913年改组县衙为建平县公署。1919年,县辖五个区(即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当时居民55765户,人口344155人,隶属热河省公署。1930年县下设五个区。1933年3月1日,热河省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后,于3月16日设建平县公署。1936年1月15日,全县划为6个区,107个村。1937年3月1日,将县的北部敖汉三旗(原敖汉左、右、南旗)50个村划出,设置新惠县,余57个村同时划为一街33个村。并将宁城县所辖的西桥区9个村和喀喇沁右旗所辖的七家区4个村划入建平。全县共8个行政区。1938年7月1日,将七家区划归喀喇沁右旗管辖,同年9月1日全县并为30个村,定为三级。1940年,建平县并为喀喇沁右旗,旗址先设于建平,1941年迁至平庄。1945年8月14日,东北解放军解放了建平,同年9月成立建平县人民政府(驻地平庄),归热中行政公署管辖。县辖11个区。1946年1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转移后,国民党盘踞建平各地,设乡、保、甲制。1946年9月为了坚持地区对敌斗争,中共热中地委决定,把建平县划为建西、建中和建平3个县,把老哈河以东的黑水,建平、朱碌科、叶柏寿、奎德素、王子坟6个区划为建平县(驻地马场、建平)。1947年6月,东北解放军收复建平县,恢复原县、区、村建制;同年7月7日,根据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指示,热辽行政公署决定设叶柏寿县,辖8个区。建平县辖9个区。1949年7月10日,经热河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叶柏寿县,并将所辖的波罗赤区划归朝阳县管辖;甘招、半拉烧锅、羊角沟3个区划归喀左县管辖;万寿、沙海、公营子、深井4个区划归建平县管辖。建平县调整区划后辖13个区,共234个行政村,54770户,2894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999人。建国后,1955年7月,热河省撤销后,建平县划归辽宁省。1956年11月,属辽宁省锦州专区管辖。1959年建立朝阳市,建平县划归朝阳市管辖。1964年朝阳市撤销后,建平县隶属朝阳地区专员公署管辖。1980年撤销建平县革命委员会,建立建平县人民政府,1980年9月16日隶属朝阳地区行政公署管辖。1984年撤销朝阳地区行政公署,建朝阳市,建平县改为隶属朝阳市。县驻地叶柏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