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划代码:211324000000
    地名由来:“喀喇沁”,原为部落名称,蒙古语是保卫或看守之意。(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喀喇沁左翼之名始于后金天聪九年(1635年)。诏编佐领置喀喇沁左翼旗,喀喇沁右翼旗(1705年又设中旗)总称喀喇沁部。喀喇沁是蒙古族部落名称,是保卫或看守之意。左翼、右翼是从两个旗相对位置而言的,左旗在右旗之东,故简称喀喇沁东旗,汉字音译蒙古语喀喇沁东旗为“准喀喇沁”。准喀喇沁有着悠久的历史。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商朝时为孤竹国: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770年西周时属燕国所辖。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5年春秋时是山戎地。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时期是东胡地。秦汉时期属右北平郡,西汉时为白狼县(今黄道营子);东晋十六国时为前燕、前秦、后燕、北燕、东魏、北齐等所辖。581年至618年隋朝时,属营州总管府所辖。618年至907年唐朝时,属营州都督府。907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时此地属中京道。982年置利州(今大城子);南境属潭州(城址在今白塔子);北境属富庶县(城址今公营子)。1117年女真族首领完颜▉灭辽建金后,此地属北京路利州(今大城子),当时辖阜俗县(今大城子)、龙山县(今白塔子)、富庶县(今公营子);1234年蒙古灭金建立元朝时,此地属大宁路,为利州龙山县。明朝时隶属大宁都指挥使司,是营州中卫地,后废入诺音卫,后又并到察哈尔。喀喇沁部在天聪三年(1629年)因和察哈尔林丹汉不和,元大臣札尔楚太的儿子济拉玛十四世孙苏布地偕同族色棱来到喀喇沁左右旗之地和后金结成联盟。天聪九年(1635年)苏布地之子固鲁斯齐布被任命为喀喇沁右翼旗札萨克。同年苏布地从叔色棱也被任命为喀喇沁左翼旗札萨克。驻地初设官大海,后移南公营子。喀喇沁左翼旗,设札萨克(旗长),掌管一旗政令。由王、贝勒、贝子、塔布囊充任。设协理2人,管旗章京1人,梅伦1人,旗下设参领。一个参领管辖6个佐领,一个佐领有150个丁。旗组织 低为十家长,管10丁。每个佐领下设骁骑校1个,领催6员,全旗共有53个骁骑校,318员领催,53个佐领。旗是行政机构,又是军事组织,这种建制延续到民国年间。喀喇沁左翼旗东至乌兰哈达图和硕(接土默特右旗—今朝阳),南到宁远边墙(今绥中),西接乌里苏太梁,北连牛河梁。乾隆三年(1738年)设塔子沟厅。到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塔子沟厅为建昌县,设知县一人,专管全县汉族政令。下设三堂,满、蒙、汉族各一人,处理蒙古人和汉人之间的纠纷。蒙古人仍旧归喀喇沁左翼旗管辖。从此,开始实行蒙汉分治。1912年,准喀喇沁的汉民,初属直隶省(今河北省),后受热河省特别区建昌县管辖。1914年把建昌县改为凌源县。1931年又在喀喇沁左旗境内南部分设凌南县、大城子汉民归凌源县管辖。1931年日寇侵占东北,伪满政权初仍实行旗县分治,1937年将凌源和凌南两县合并为建昌县。直到1940年撤销县制,蒙汉统归喀喇沁左旗管辖,1945年“九三”光复。1946年8月,成立属蒙族的喀喇沁左旗人民政府。1948年结束蒙汉分治。1949年,旗政府驻地又从公营子(今南公营子)迁至大城子(至今未变)。建国后,1956年撤销热河省建制,划归辽宁省。1957年10月撤销喀喇沁左旗制。1958年4月1日,成立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