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观检测法通过视觉、嗅觉、听觉和触觉查找故障范围和有故障的元件,这是一种简单有意义的检修方法。看:
电视机电源插头有没有松动,天线有没有损坏,机内有没有冒烟的地方,元器件有没有烧黑、烧焦,连接线插头有没有松脱,显像管有没有漏气破裂或发蓝光以及灯丝是否发亮等。听:接通电源,仔细听机内有没有打火声,有没有行频声等。摸:用手摸大功率管管壳是否发热或烫手,一点不热则大功率管可能没有工作或已损坏,烫手则说明大功率管功耗过大,负载过重,但它是好的。摸电解电容是否发热,如果发热,则说明电容器严重漏电,介质损耗增大。摸行送出变压器是否过热,过热则说明内部线圈有短路现象。闻:用鼻子闻机内有没有烧焦气味和变压器清漆味等。敲:用橡皮锤敲击印刷电路板,查找电路有没有虚焊点或连接线插头是否接触不良。
(2)电阻检测法此法对检修开路或短路性故障及确定故障元件 有实效,
电视机的大部分元**件均可用此法作定性检测。实际操作时,电路应断开电源,通常有两种方法,即"在线"电阻测量法和"脱焊"电阻测量法。在线测量,就是直接在印刷板上测量元件阻值。由于被测元件接在电路中,所以测得的数值有时偏差较大,还得通过剖析电路才能作出大致认定,脱焊测量,是将被测元件的一端或整个从印刷电路板上焊开,再进行测量。此法虽然麻烦,但测量结果准确没有误。
(3)电压检测法此法通过测量电路或元**件的工作电源并与很好值进行比较,来认定故障。通常测试的是各级电源电压、晶体管的工作电压等,它们都是认定电路是否很好的重要依据。一般说来,电压比很好值变化大的地方,就是故障所在部位。
(4)电流检测法此法是通过测量电源的负载总电流或电路中的电流分布来查找故障。由于测量电流必须把****插入电路,使用起来不大方便,因此,直接测量电流的检测方法用得很少,在电路中串联电阻时,测量其电压下降,以间接计算电流。但在遇到保险管或行扫描电路等短路性故障时,往往难以用电压法代替,但可使用电流检测法。一般说来,黑白
电视机行扫描电路约占总电流的60,场扫描电路占20,伴音电路约占10%。如30cm
电视机整机电流在1A左右,则行扫描电路在0.6A左右,如果实测电流远大于0.6A,则电路中有元**件短路或严重漏电;如果小于0.6A,则电路中有元**件未工作。
(5)替代检测法此法用规格相同或相近、性能良好的元件,代替故障机上某个有怀疑的元件来检测故障。如果将某一元件代替后,故障消除就说明至少原来的元件有问题;如果代换后没有效,则说明认定有误,可马上代换其他有怀疑的元件。尤其对于线圈局部短路、电**容量不足等,此换法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时象高频头等整个部件,也可试行代换法,以便提高检修效率。
(6)信号注入检测法此法是将各种测试信号注入
电视机的有关电路中,通过显像管和扬声**的反应来认定故障。 简便的信号源就是人体感应信号,手持金属物的感应信号更强,但用信号发生**的信号较正确。信号注入法通常用来检测高、中频通道、视放通道以及伴普通道,实际操作时注意从后往前逐级进行,因为只有后级很好才能检测前级,否则只能徒劳没有功。
(7)短路检测法此法利用有电阻或电容的线两端,将电路的某一部分短路,从图像、声音和电压的变化来认定故障。常用来认定振荡电路是否起振、高中频通道自激和伴音通道噪声等故障。例如认定晶体管振荡器是否起振,可以将振荡电容或线圈直接短路,然后对比短路前后晶体管各级的工作电压。如果两者电压有明显变化,则说明短路前振荡器已起振,否则振荡电路没有工作。紧接着如检测伴音电路的噪声,可由后级往前级逐一短路各级的送进去端,如果短路后噪声消失,则故障出在前级,否则故障在后级。但采用此法检修时,只能短路信号,切不可将供电电压源或功率送出直接短路到地,否则会烧坏电路中元器件,反而扩大故障范围。
(8)开路检测法此法是将电路某一处断开,或将某一元件引线脚焊开来查找故障,多用于直流供电电源负载短路的故障检修。例如检修
电视机12V电源电压偏低的故障时,经常要断开行送出线。供电电路的滤波电感,来认定是否因为行送出级有短路元器件而引起故障。紧接着如,扬声器发生刺耳的频频鸣声,检修时怀疑是场扫描电路自激或辐射引起的。这时可切断场扫描电路的供电电压,让整个场扫描电路停止工作来定性认定。除以上8种检修方法外,还有信号跟踪法、加温法、降温法等。信号跟踪法是利用测量仪,接通照信号进程的顺序,从前向后逐级检测信号来检测故障。常用测量仪器有示波器、毫伏表、耳机等。但比较常用的是示波器,它既能测量幅度,紧接着能看到波形,用它来检测故障,直观精确,迅速有效。加温法是用电烙铁或电热吹风给某个有怀疑的元件加热,使故障现象尽早暴露,来确定损坏元件。降温法是用蘸酒精的棉球给某个有怀疑的元件降温,使故障现象发生变化或消失,从而确定故障元件。这两种方法主要用于由于电路中元件热稳定性变差而引发的软故障的检修。检修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检修时,在查到故障元件后,不应马上更换元件,而应先找出故障原因再更换,否则可能引起新的损坏。在大功率电路部分,例如整流电路、开关电源、行送出等处,更需要注意。除此之外,为避免因操作不当而损坏
电视机、测试仪表,以及扩大故障范围和引起人身伤亡事故,在检修时主要注意:
(1)不可随意用细铜丝或大容器保险管代替子保险管。当保险管烧断后,在未查明故障原因之前, 好不要盲目更换试机,以防烧坏其他元件。
(2)更换元件或焊接电路时,一定要切断
电视机电源。
(3)在荧屏上仅有一条亮线或一个亮点的情况下,要先将亮度关上,以防烧坏显像管荧光层。
(4)打开
电视机后盖时,不要碰撞显像管管颈。在安装或更换显像管时切不可抓住管颈进行操作,以防管颈断裂。有条件时,应戴上防爆眼镜或面罩,以免管壳爆裂时伤人。
(5)显像管阴极高压在1OkV以上,检修时应特别注意安全。在拔下显像管高压帽之前,要先关掉电源,然后将显像管高压嘴取下再串接一只5kΩ、2W电阻对地放电。
(6)检修时要穿绝缘胶鞋,且要远离水管、暖气管之类的接地物,这样可以减轻触电时对人体的损伤程度。有条件时, 好安装漏电保护器。(7)检修时,凡是焊过的元件或连接必须正确复位。
(8)在没有弄清故障原因之前,不可随意调整机内可变电阻等元器件,也不要随意变动机内连线。
(9)在更换高、中频回路的元件时,必须保持其原安装位置和参数不变。
(10)更换电阻时,应注意阻值、功率与原电阻相同。更换电容时,应用同容量、同耐压或高耐压的电容器。更换大功率晶体管时,要注意安装好散垫片。
(11)行送出通程电容不能开路试验,以防行逆程电压过高,烧坏行送出各元件。
(12)显像管灯丝的电压一定要调在现定值,既不能偏低,也不能偏高,偏低容易引起阴极中毒,过高则有烧断灯丝的危险。
(13)切不可用放电法检测高压,以防放电电流过大,将行送出管或高压整流元件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