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召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321000000地名由来: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复置县,以境内有南召堡得名,沿袭至今。《明一统志》卷30:“因地有南召店,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夏禹时境属豫之域。春秋属楚。战国归韩。秦始置雉县。西汉、三国皆[阅读全文]
卧龙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303000000地名由来:以著名的游览胜地汉武侯诸葛亮隐居处卧龙岗得名。历史沿革:国务院1994年7月1日批准撤销南阳地区和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和宛城区、卧龙区。1994年7月析原县级南阳市梅溪街道办事处及七里园、靳岗、卧[阅读全文]
宛城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302000000地名由来:因建城区古为宛州治得名。历史沿革:国务院1994年7月1日批准撤销南阳地区和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地级南阳市和宛城区、卧龙区。1994年8月析原南阳市2街道办事处和环城乡大部,及原南阳县的白河、官庄、瓦店、红[阅读全文]
南阳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300000000地名由来:王莽时,改南阳郡为前队,改宛县为南阳县,因居伏牛山之南、汉水以北得名,东汉复旧,宛县仍属南阳郡。历史沿革:西周为申伯国,其城为申伯之都。春秋时楚灭申,置为县,宛为楚邑。战国时宛属楚,后期属韩。赧[阅读全文]
灵宝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282000000地名由来:唐开元十九年(731年)玄宗李隆基因在函谷关得到“灵符”,而将年号改为天宝,天宝元年(742年)改桃林为灵宝。《元和郡县志》卷6陕州灵宝县:“天宝元年,于县南古函谷关尹真人宅掘得天宝灵符,遂改县为灵宝。[阅读全文]
义马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281000000地名由来:义马矿区、义马矿务局在义马村,故市取名义马市。1981年改设义马市,以义马矿区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义马市是因煤炭工业的发展而新设立的县级市。义马矿区、义马矿务局在义马村,故市取名义马[阅读全文]
卢氏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224000000地名由来:《读史方舆纪要》载:“汉因卢敖得仙。始置卢氏县。”可知县名系由秦博士卢敖避秦乱于此,炼丹修道(县城东4公里处伏虎山,其上有卢敖洞遗址),扑灭瘟疫,死后人们以为他得道成仙。建县时以其姓氏为县名以资纪[阅读全文]
陕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222000000地名由来:秦惠公十年(公元前390年),秦置陕县,陕县因“陕”而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卷48河南府陕州:陕原“在州西南二十五里。《括地志》:周、召分陕,不因城名,从原为界也”。县因陕原而得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阅读全文]
渑池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221000000地名由来:渑池本是古水池名,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说:“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山际有池,世谓之渑池矣”。县名由此而来。《水经·谷水注焉》:渑池县“因崤黾之池以目县”。《明一统志》卷29:渑池“在渑池县治北,[阅读全文]
湖滨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202000000地名由来:东、西、北三面临黄河三门峡水库,状若半岛,为一湖滨城市。故名。历史沿革:1956年兴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设三门峡工区。1957年改设三门峡市。1986年升为地级市时改为市辖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湖滨街道[阅读全文]
三门峡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200000000地名由来:1957年析陕县会兴区7乡置三门峡市,以北临黄河三门峡而命名,由省直辖。《水经》:河水“又东过砥柱间”。郦道元注:“砥柱,山名也。昔禹治洪水,山陵当水者凿之,故破山以通河,河水分流,包山而过,山见水[阅读全文]
临颍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122000000地名由来:夏、商、周时期,临颍县为豫州之地。春秋属许国,分城颍邑(今固厢乡),大陵邑(今巨陵乡)。战国为魏地,秦属颍川郡,汉袭秦制。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于城颍邑置县,因滨临颍水,故名临颍,隶豫州部。[阅读全文]
舞阳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121000000地名由来:据唐《元和郡县志》记载:“舞阳本汉旧县,属颍川郡,在潕水之阳,故名”,(舞与潕通),舞阳旧县城,世传楚平王建,战国为魏舞阳邑,据清乾隆《舞阳县·艺文志》记载,明洪武二年(1369年)扩建内城、外[阅读全文]
召陵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104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天桥街街道滨河路居委会铁工房居委会三五一五居委会万祥街居委会爱特居委会铁新村居委会漓江路居委会万庄村翟庄办事处纺织路居委会东方居委会王裴村柳庄村翟庄村大河村龙塘村冯庄村梨园周村英杨村范[阅读全文]
郾城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103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沙北街道办事处嵩山北路居委会泰山北路居委会海河小区昆仑路居委会河滨居委会金山居委会双汇国际花园社区王方庄居委会董庄居委会后周居委会张胡魏居委会李盘庄居委会小高庄居委会石槽赵居委会白庙居[阅读全文]
源汇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102000000地名由来: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取诸水汇流之义名源汇寨。历史沿革:因沙河多螺坑,明代称螺湾河镇、螺湾镇,后“螺”演绎为“漯”,后简称漯河。明末筑寨。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取诸水汇流之义名源汇寨。为郾城[阅读全文]
漯河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100000000地名由来:漯河市北临沙河,附近一段河流称为漯河湾,漯河即因此而得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1948年升漯河镇为市,属许昌专区。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升为省辖市,原许昌地区郾城、临颍、舞阳3县划归本市。[阅读全文]
长葛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082000000地名由来:长葛其名始见于《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秋“宋人伐郑围长葛。”清乾隆《长葛县志》卷1称:“邑以葛天氏得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长葛其名始见于《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阅读全文]
禹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081000000地名由来:据《汲冢周书》:“禹都阳城,后居阳翟。”此地为夏禹所居,故以禹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原始社会末期,是夏部族活动中心,禹因治水有功,在此受封为“夏伯”。禹之子启于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奴[阅读全文]
襄城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1025000000地名由来:公元前540年楚灵王筑城,因周襄王避叔带难居此,取名襄城。《水经·汝水注》:“汝水又东南逕襄城县故城南。王隐《晋书地道记》曰:楚灵王筑。……京相璠曰:周襄王居之,故曰襄城也。”《元和郡县志》汝州[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