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200000000地名由来:据光绪《滦州志》卷7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冈。其东麓则陡河萦带,有流泉十数道注之。相传后唐李嗣源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基址尚在。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山以唐名实由于[阅读全文]
鹿泉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85000000地名由来:1994年4月改置鹿泉市,以境内白鹿泉得名,由石家庄市代管。历史沿革:西汉置石邑县,治今获鹿镇南,属常山郡。北齐井陉县省入,改石邑县为井陉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徙治今石家庄市郊振头村北。六年井陉[阅读全文]
新乐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84000000地名由来: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新市县置新乐县,因古西乐邑谐音得名,属定州。《元和郡县志》卷18定州:“隋开皇十六年置新乐县,属定州。取新乐故城为名也。新乐者,汉成帝时中山孝王母冯昭仪随王就国,王为建宫于乐[阅读全文]
晋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83000000地名由来:《大明一统名胜志·直隶名胜志》卷8:“自晋伐鲜虞围鼓,其君鸟鞮卒归于晋,乃知兹地属晋已久,州名盖取诸此。”(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西汉于鼓城置下曲阳县,属钜鹿郡。北魏改名曲阳县。北齐省入[阅读全文]
藁城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82000000历史沿革:藁城历史悠久,古为冀州之域。春秋时,为肥子国地(都城肥在今市区南部)。战国初为中山国地,后为赵地。秦代为钜鹿、恒山二郡分辖。西汉初,置肥县,治所在今市区南部;高祖五年(前202年)置九门县,治所在今[阅读全文]
辛集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81000000地名由来:因驻地辛集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时属晋国。战国时为赵国地。秦属钜鹿郡。自西汉开始建县,历代递有更变。隋代即置鹿城县,治今旧城镇,属冀州。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反[阅读全文]
赵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33000000地名由来:据《元和郡县志》卷17赵州:“因赵国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赵县境域春秋属晋国。战国时属赵国。秦属恒山、巨鹿二郡。西汉时在今赵县境内建平棘、封斯、敬武、宋子四县。三国魏太和六年(232年)[阅读全文]
元氏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32000000地名由来:战国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为赵公子元之封邑,因名元氏邑。据《汉书·地理志》注:“师古曰:阚骃云,赵公子元之封邑,故曰元氏。”(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属鲜虞国,后属晋国。战国初属中山[阅读全文]
平山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31000000地名由来:唐肃宗至德三年(758年)房山县改名平山县,寓平息安禄山叛乱之意。《旧唐书·玄宗本纪》载:天宝十五年(756年)三月,“改常山郡为平山郡,房山县为平山县,鹿泉县为获鹿县,鹿城县为束鹿县”。取“平定[阅读全文]
无极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30000000地名由来:《春秋·隐公二年》:“无骇帅师入极。”此极为鲁之附庸国,当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南;而今河北境之无极县,则为北极。据丁山《商周史料考证》说:“▉方之▉,非羌非狗,本是苟字,音则读若殛或极。《汉志》[阅读全文]
赞皇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9000000地名由来: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高邑县置赞皇县,以境内的赞皇山得名,属栾州。《元和郡县志》卷17赵州赞皇县:“县南有赞皇山,因以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属晋。战国时先属中山国,后属赵国。秦[阅读全文]
深泽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8000000地名由来:据《太平寰宇记》卷60祁州:“以界内水泽深广名之。”(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时属晋地。战国时属中山国,后属赵国。秦时属巨鹿郡。西汉置深泽县,西汉末年置南深泽县。东汉时深泽并南深泽县。北魏[阅读全文]
高邑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7000000地名由来:《后汉书·光武纪》载:建武元年(25年)光武从蓟(今北京)还至鄗,设坛场于鄗南千秋亭五城陌,即帝位,于是“改鄗为高邑”。故城即今柏乡县东北固城店。高邑之名即由此而来。(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阅读全文]
灵寿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6000000地名由来:因县内产灵寿木而得其名。《史记·赵世家》索隐引《世本》称:“中山武公居顾,桓公徙灵寿。”今县因古灵寿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因县内产灵寿木而得其名。县境在春秋时期属鲜虞国,晋败鲜[阅读全文]
行唐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5000000地名由来:初,帝尧封于唐,诣平阳即帝位,南行历其地,因名南行唐。《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八年城南行唐。”即此。据乾隆《行唐县新志》卷3:“初帝尧封于唐,今定州北唐城村即其地。后诸侯来归,诣平阳即帝位,[阅读全文]
栾城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4000000地名由来:清同治《栾城县志》卷1:“栾城以栾武子肇封而得名。”《左传·哀公四年》:“国夏伐晋,取邢、任、栾、鄗……。”栾在今赵县西北轮城。《元和郡县志》卷17赵州栾城县:“取平棘县(今赵县)旧栾城为名。”[阅读全文]
正定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3000000地名由来:西汉初属恒山郡(后改常山郡),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平东垣叛将赵利,取真正安定之意,更名真定县;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置真定国治于此。《太平寰宇记》卷61镇州真定县:“《高帝纪》曰:高帝十年代相陈[阅读全文]
井陉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21000000地名由来:《太平寰宇记》说:“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述征记》载,井陉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县名即源于此。《元和郡县志》卷17恒州井陉县:“陉山在县东南八十里。四面高,中央下,如井[阅读全文]
裕华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08000000裕华区区位优势独特。石家庄市裕华区位于市区东南部,距北京260公里,距港口城市天津300公里。辖区内“七横十纵”道路网络,纵横交错,交通便利。京深、石太、石黄、石济高速公路以及107、308国道和京广铁路纵贯全区,可[阅读全文]
井陉矿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107000000井陉矿区山川秀美,土沃水丰,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有“金盆宝地”之美称。扼晋冀咽喉,自古有“晋冀通衢”之称。南依石太铁路,北靠朔黄铁路。境内新井、凤张两条国铁专用线衔接全国铁路网;区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