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600000000地名由来:传鹤壁集南山昔有鹤栖息,故名鹤山。后山麓峭壁下建村,故名。相传古有双鹤栖于南山之峭壁,其山曰鹤山,其村曰鹤壁,鹤壁之名即由此而来。(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1952年在汤阴县鹤壁集周围建矿。1956[阅读全文]
林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81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夏代属冀州;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战国时为韩国临虑邑,后属赵国。西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置县,以山取名,曰隆虑县。东汉延平元年(106年),避殇帝刘隆名讳,改名为林虑县。东魏天平元年([阅读全文]
内黄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27000000地名由来:因境内有黄沟、黄泽,又因地处黄河以北,立足魏郡,自我观物,河以北为内,且陈留有外黄县,故名内黄县。清乾隆《彰德府志》卷1称:“黄以黄泽名。魏以河南为外,河北为内,故陈留有外黄,此名内黄。”(中国地[阅读全文]
滑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26000000地名由来:滑县之名始于明朝洪武七年(1374年)。至于称“滑”,因滑台城而得名。《元和郡县志》卷8说:滑州“取滑台为名”。《读史方舆纪要》卷16引《郡县志》:“滑台城有三重,都城周二十里,相传卫灵公所筑,中小城谓之[阅读全文]
汤阴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23000000地名由来:汤阴古称荡阴,因居荡水之南得名。《水经·荡水注》:“荡水出县西石尚山泉,流逕其县故城南,县因水以取名也。”后改荡水为汤水,故亦改荡阴为汤阴。(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汤阴古称荡阴,因居荡[阅读全文]
安阳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22000000地名由来:据民国《续安阳县志》卷3说:“相传安阳境内之北岭名寿安山,城在寿安之南,故曰安阳。”(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安阳之称始于战国后期,秦置为县。县址在今安阳城东南。汉时归荡阴。三国时属邺县,晋复[阅读全文]
龙安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06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田村街道办事处南田村北田村丁家庄村郜家庄村杨家庄村彰武街道办事处安化社区龙山社区张家庄村中龙山村西高平村北彰武村东龙山村北方山村南漳武村文昌大道街道办事处晨光社区物探社区宗村肖七里村候[阅读全文]
殷都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05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梅园庄街道办事处梅园社区钢四区社区钢五区社区钢六区社区福利路社区钢花路社区钢四路社区钢二路社区果园社区北辛庄社区东风社区李珍街道办事处铜冶社区红岭社区积善社区李珍社区岗子窑社区电厂路街[阅读全文]
北关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03000000地名由来:因位于安阳城北关得名。历史沿革:1973年析文峰区和郊区置。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红旗路街道办事处红旗南社区红旗北社区自由路社区健康路社区大道西社区万达园社区解放路街道办事处金水社区和平路社区解放路社[阅读全文]
文峰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02000000地名由来:1956年更今名,因区内文峰塔得名。历史沿革:原为安阳县第一区,1945年为安阳县古相镇、新邺镇。1949年5月改为安阳市第二区、第三区。1955年2区合并,改称第二区。1956年更今名,因区内文峰塔得名。村级以上行[阅读全文]
安阳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500000000地名由来:公元前257年秦伐赵夺魏宁新中,“将宁新中更名安阳”(《史记》),安阳之名始见于此。历史沿革:商为相地,河亶甲所都。后盘庚从奄迁都于此,称殷。西周属邶国,后属卫。春秋属卫,继为晋东阳地。战国魏为邺地[阅读全文]
汝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82000000地名由来:因濒于北汝河上游而得名,为仰韶、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历代郡州治所。以城南临汝水,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因濒于北汝河上游而得名,为仰韶、龙山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历代郡州治所。东周为王[阅读全文]
舞钢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81000000地名由来:1977年5月撤销省革委舞阳工区办事处,划归平顶山市,同年11月,以当地 大企业舞阳钢铁公司简称命名,称舞钢区(县级)。工业以采矿、钢铁为主。因以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辖境原为舞阳县的一部[阅读全文]
郏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25000000地名由来:《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城犫、栎、郏。”又,昭公十九年:“令尹子瑕城郏。”秦置郏县,因故郏邑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周初称“夹”,为成周(雒邑)畿内地。春秋[阅读全文]
鲁山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23000000地名由来:鲁山县古称鲁阳,因鲁阳故城地处鲁山之阳,得名。《读史方舆纪要》卷51汝州鲁山县:鲁山“在县东北十八里。山高耸,迥出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鲁山县古称鲁阳,因鲁阳[阅读全文]
叶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22000000地名由来:据《史记》载:成王与弟戏,削桐叶为圭,以封小弟于应,故名“叶”。《春秋·成公十五年》:“许迁于叶”,即此。刘向《新序·杂事》:“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阅读全文]
宝丰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21000000地名由来:宋徽宗宣和二年(1120年)朝廷以“宝货兴发”为因,“赐名宝丰”,至今仍袭。《读史方舆纪要》卷51汝州宝丰县:“以县有冶铸场,改曰宝丰。”(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商盘庚七年置应国,是[阅读全文]
湛河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11000000地名由来:以境内湛河命名。历史沿革:1968年置郊区。国务院1994年8月10日批准平项山市郊区更名为湛河区(县级)。。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马庄街道电力社区平高社区沿河路社区马南社区华西社区站东社区铁南社区西铁炉社区马[阅读全文]
石龙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04000000地名由来:历史沿革:国务院1997年12月18日批准平项山市设立石龙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高庄街道办事处龙源社区龙港社区高庄社区张庄社区山高社区龙兴街道办事处东兴社区兴梁社区军营社区赵岭社区人民路街道办事处龙祥[阅读全文]
卫东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403000000地名由来:1969年置卫东区,以捍卫毛泽东思想之意命名。历史沿革:1969年置卫东区,以捍卫毛泽东思想之意命名。1970年与新华区合并,称中心区。1977年分置,仍称卫东区。1993年9月东高皇乡划入后成今境。村级以上行政区划[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