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410100000000地名由来:《郡县释名》河南卷上:郑州“周管叔鲜封于此。有管仲城,后为郑国。州从国名也”。(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西周为管国。春秋管邑属郑。战国属韩。秦属三川郡。汉属河南郡。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荥[阅读全文]
霸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81000000地名由来:《日下旧闻考》卷119京畿霸州引《郡县释名》称:“(霸)州以霸水为名。”《读史方舆纪要》卷11顺天府霸州:“霸水在州南三里。旧志云:白沟河之支流也,自雄县流入境,东会于拒马河,州以此名。今堙废。”另据[阅读全文]
大厂回族自治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28000000地名由来:据1983年版《大厂回族自治县地名资料汇编》:相传明初这里还是一片荒寂的水洼草地,燕王朱棣曾在此地设过牧场,当时称为大场。嘉靖初年,海氏先祖海南悉从河北沧州迁此定居,后逐渐发展成村,仍沿用“[阅读全文]
文安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26000000地名由来:西汉高帝时置文安县,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县治在今大柳河村东,属幽州渤海郡。《日下旧闻考》卷122京畿文安县引《郡县释名》称:“文安,潭名。潭在县北一十五里。”(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阅读全文]
大城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25000000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城邑名徐州,为燕国辖域,公元前250年改为平舒、秦代属巨鹿郡,西汉置东平舒县,县治今县城、属幽州勃海郡。东汉永元二年(90年)东平舒改属冀州河间国;到建安末年又为冀州章武郡治,三国属魏[阅读全文]
香河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24000000地名由来:因城东里许,有一条小河俗名长沟,沟中多栽芰荷,夏秋之间,其香馥郁,沁人心脾,故称之为香河,香河县由此而得名。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7顺天府《山川》载:香河“在香河县东里许,俗名长沟,种芰荷,多香气[阅读全文]
永清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23000000地名由来:据《长安客话》卷5“古益昌”条:永清县“取边境永清之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永清古为幽州地。春秋战国属燕国,秦属广阳郡,西汉初(前206年)为益昌县,属涿郡。东汉建武十三年(37年)废益昌[阅读全文]
固安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22000000地名由来:据《太平寰宇记》卷70涿州固安县:“隋开皇九年自今易州涞水县移固安县于此,属幽州。取汉固安县以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辖境古为幽燕之地,战国属燕方城地。汉设方城县,属广阳国。隋开皇九[阅读全文]
广阳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03000000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银河北路街道西后街居委会北大街居委会丰盛路居委会站前居委会空中花园居委会大官庄居委会康宁街居委会迎春路居委会爱民东道街道裕华路居委会统建楼居委会曙光道居委会华苑居委会群安街居委会群星里[阅读全文]
安次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02000000历史沿革:西汉置安次县,治今古县村,属勃海郡。三国魏置常道侯国,后废入安次县,属幽州。北魏隶燕郡。隋直隶幽州,后改属涿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徙治石梁城。贞观八年(公元643年)移治今北常道村。开元二十三[阅读全文]
廊坊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1000000000地名由来:据1982年版《廊坊市地名资料汇编》说:明朝初年由山西洪洞县向此地移民才形成村落。原名琅珐,因村有琅珐寺而得名。后取谐音改称廊坊。(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战国为燕地。秦属广阳、渔阳等郡。[阅读全文]
河间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84000000地名由来:河间之名始于战国。据《水经注》、《禹贡》所载,原系九河流域之间自然区域的泛称。据《汉书·地理志》注:“应劭曰:在两河之间。”故名。《汉书补注》引何焯曰:“两河谓滹沱河、滹沱别河。”河间县因河[阅读全文]
黄骅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83000000地名由来:1945年9月,为纪念抗战时期牺牲的黄骅烈士将新青县易名为黄骅县,属山东省渤海区一专区,驻地韩村(今黄骅城)。为纪念在此与日本侵略作战中牺牲的冀鲁边军区副司令员黄骅同志而命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阅读全文]
任丘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82000000地名由来:汉平帝元始二年(2年),巡海使中郎将任丘筑城以防海口,遂以其名为地名。《太平寰宇记》卷66莫州任邱县:“任邱古城在县南二十六里。《三郡记》:汉元始二年,巡检海使中郎将任邱筑此城以防海寇,即以为名。”[阅读全文]
泊头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81000000地名由来:《明史·地理志》载:交河县“东有泊头镇巡检司”。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2河间府《关隘》:泊头镇“在交河县东五十里卫河西岸,有城。商贾环集,有管河通判及主簿驻此”。以滨运河,故有泊头镇之名。今[阅读全文]
孟村回族自治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30000000地名由来:明永乐二年(1404年),回民孟氏应诏迁此定居,以姓氏命名孟村。以县治所在地孟村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时期为齐国之域。战国时仍为齐国辖地。秦代属济北郡。西汉时,由高成县、千[阅读全文]
献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9000000地名由来:汉景帝二年(前155年),封其子刘德为河间王,刘德卒,谥“河间郡王”,故有以后“献州”、“献县”之称。据乾隆《河间府新志》卷2《舆地志·州县备说》:“金大德中,以其为汉河间献王封国,献陵在焉,故特[阅读全文]
吴桥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8000000地名由来:因县城南门外吴川上有桥,故名。据乾隆《河间府新志》卷2《舆地志·州县备说》:“吴桥名镇者,邑人传为古大姓吴氏所族居。”县因驻地吴桥镇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西汉属安县、重平县,东汉[阅读全文]
南皮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7000000地名由来:春秋时期为齐国之域,齐桓公救燕北伐山戎至此,为缮修皮革而筑城。时章武有北皮亭,故称这里为南皮(古皮城故址在今县城北十里处)。《太平寰宇记》卷65沧州南皮县:“古皮城在县北四里。”《史记》:“齐桓公[阅读全文]
肃宁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6000000地名由来: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置平虏军,治肃宁,取靖德宁地方之意。《宋会要辑稿·方域八》:“瀛州肃宁城,雍熙中置,名平虏桥寨。淳化二年改平虏城。景德二年改今名。”《河北地名考原》称:“盖取宁靖地方[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