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山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5000000地名由来:据《太平寰宇记》卷65沧州盐山县:“以东南八十里盐山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战国时为齐地。秦属齐郡。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置高成县,属幽州渤海郡。治今县城东南10公里故城赵村东北,遗址[阅读全文]
海兴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4000000地名由来:因地处渤海之滨,渔、盐业颇盛,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商代属蒲姑国。西周为齐国无棣地。春秋战国属齐、燕。秦代先后属齐郡、济北郡的柳县、厌次县。汉时属柳县、高城县、章武县、阳信县以及柳[阅读全文]
东光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3000000地名由来:西汉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因此地原为东阳侯之封地,取“东阳”之义,始置东光县,属渤海郡。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属齐、燕交界之地。秦为钜鹿、济北两郡共辖。西汉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因此地原为东[阅读全文]
青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2000000地名由来:《元史·地理志》载:宋“大观间以河清改清州”。据《宣和遗事》:“大观元年,黄河清。诏曰:‘国家承百五十年三有河清之应,而乾宁军河清逾八百里,凡七昼夜,上天眷祐,敢不钦承,其以乾州为清州。’”明[阅读全文]
沧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21000000地名由来:因沧州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沧县秦属钜鹿郡。西汉置浮阳县,(治所今在旧州镇东关村),属幽州渤海郡。北魏熙平二年(517年),分瀛、冀二州之地置沧州,治饶安(今盐山县旧县)。《北周地理志》[阅读全文]
运河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03000000地名由来:1980年以两公社辖域建区,以境内南运河为名。历史沿革:1954年属沧镇。1958年属沧县城关公社。1961年属沧州市南大街、新华路公社。1980年以两公社辖域建区,以境内南运河为名。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水月寺街道[阅读全文]
沧州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900000000地名由来:《元和郡县志》卷18沧州:“后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分瀛州、冀州置沧州,以沧海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为燕、齐、晋3国交界地。战国为燕、赵、齐3国地。秦为钜鹿、济北郡地。西汉时为冀州河间[阅读全文]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8000000地名由来: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卷42承德府《行宫·围场附》:木兰围场“国语(满语)谓哨鹿曰木兰,围场为哨鹿之所,故以得名”。又《热河新志》说:“本县的区域是昔日的清朝皇帝狩猎的场所。北方[阅读全文]
宽城满族自治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7000000地名由来:《明史·冯胜传》载:洪武二十年冯胜率师“出松亭关,分筑大宁、宽河、会州、富峪四城”。宽河即宽河城,亦即今宽城。《明史·地理志》载:宽河守御千户所“东南有宽河,一名豹河(今作瀑河)[阅读全文]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6000000地名由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厅建县,取“丰芜康宁”之意,定名丰宁,隶属承德府。据《满洲地名考》:丰宁县取“丰阜康宁”之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战国为东胡地。汉初是匈奴左地,后被[阅读全文]
隆化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5000000地名由来: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承德县析置。(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时属东胡地。战国时期,以伊玛图河与滦河的分水岭为界,东部属燕国的右北平郡,西部属燕国的渔阳郡。秦统一中国后,仍为右北平郡和渔阳[阅读全文]
滦平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4000000地名由来: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喀喇河屯厅为滦平县,因喀喇河屯濒临滦河,又有向往“太平”“安宁”之意,故名。滦平县,因县城濒滦河之滨,故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时为东胡地。战国时,属燕[阅读全文]
平泉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3000000地名由来:《热河新志》第7章《热河的地方志》称:平泉县“因县城的街内有水泉叫平泉,并于冬日严寒不冻,所以本县的名称叫平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时为东胡及山戎国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为东胡地,[阅读全文]
兴隆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2000000地名由来:据陈铁卿《河北省县名考原》:“境内有兴隆山,山下有兴隆山镇,县治其处,因名。”至于兴隆之名的由来,据伪满洲国民政部编《热河省县旗事情》载:兴隆山在兴隆街后山,恰如屏风,为清皇陵后龙地。以兴隆为名[阅读全文]
承德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21000000历史沿革:承德原称热河。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改热河厅为承德州。自此承德之名沿用至今。商及西周,今境大部属土方国,东南为孤竹国(属诸侯国燕)。春秋战国时期,分属山戎、东胡和燕国的势力范围。秦统一后,属渔阳[阅读全文]
鹰手营子矿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04000000历史沿革:1948年置兴隆县第四区。1965年划归承德市改今名。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鹰手营子镇铁道北社区桥西社区兴煤社区东风社区营子村河北村老爷庙村喇嘛沟村跳沟村老厂子村北马圈子镇马圈社区新平社区金扇子村北[阅读全文]
双滦区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03000000地名由来:以辖区双塔山、滦河两镇首字名区。历史沿革:1973年建双滦办事处。1980年改置区。村级以上行政区划一览元宝山街道元宝山社区东园社区北园社区输送机社区御祥园社区荣信社区双安社区平安社区钢城街道凤凰社区果[阅读全文]
承德市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800000000地名由来:据武尚权《热河新志》第7章《热河的地方志》称:“所谓‘承德’就是承受皇帝的恩德”之意,今县、市仍沿袭承德之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西汉至三国魏、晋属幽州渔阳、右北平郡,北部为匈奴、乌桓、[阅读全文]
崇礼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733000000地名由来:1934年5月将张北县二、四县两区划出,取崇尚礼义之意置崇礼设治局。崇礼县取“崇尚礼义”之意。(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为燕国北境。秦属上谷郡。汉属幽州上谷郡。隋为涿郡怀戎县北境。唐属河[阅读全文]
赤城县地名由来及历史沿革区划代码:130732000000地名由来:《读史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龙门卫龙门守御千户所载:赤城堡“其地有古赤城,相传蚩尤所居”。又说:赤城山“堡东五里,山石多赤。志云:古赤城在北山,坐据高险, 得形胜,盖即此山矣”。县因赤城山而得名[阅读全文]